问题 | 劳动争议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差异与联系 |
释义 |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区别在于: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调解非必须程序,仲裁是必须程序;调解时效为30日,仲裁时效为60日;调解协议书无法强制执行,而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以下区别: 1、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2、调解不是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而仲裁是通过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 3、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时效是30日,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调解结案;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是60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般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 4、调解协议书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仲裁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力。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与选择涉及到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两种常见的解决途径。劳动争议调解是通过第三方调解员的协助,促使雇主和员工就争议达成一致。它强调双方的沟通与协商,注重保持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而劳动争议仲裁则是由独立的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裁决,以解决双方争议。仲裁过程相对正式,注重证据和法律程序的遵守。 在选择解决方式时,需要考虑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调解通常更快速、灵活,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保持合作关系,但调解结果并非强制执行。仲裁则具有裁决强制力,但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费用。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应综合考虑争议的性质、紧急程度、成本和效果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解决方式。 总之,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与选择是为了寻求最合适的解决途径,帮助雇主和员工解决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结语 在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与选择中,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有着明显的区别。调解侧重于沟通与协商,通过第三方调解员的协助达成双方一致;而仲裁则是由独立的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裁决,强调证据和法律程序的遵守。双方在选择解决方式时,需综合考虑速度、灵活性、成本和效果等因素,以达到最合适的解决途径,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三条 【调解方式】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二条 【调解申请】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条 【调解组织】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