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理论上不应该停缴,因为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并不代表犯罪嫌疑人确实有罪。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开除,所以,取保候审期间用人单位开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员工是不合法的。 一、开除员工必须要解除劳动关系吗? 单位开除员工就是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开除: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本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 二、公安人民检察院可以与刑事案件律师介入吗 律师介入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刑事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公诉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三、刑事案件流程及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刑事诉讼法》对于办理取保候审的时间并没有特别限定,理论上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均可以向办理单位申请取保候审。但是不同的阶段取保候审的成功率有所差异,现为大家分析如下:一、侦查阶段:一般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由公安机关进行,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由检察院或监察委进行。正常情况下,侦查阶段办理取保候审是三个阶段中成功率最高的。二、审查起诉阶段:也就是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阶段。正常说来,侦查结束证据固定,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嫌疑人改变强制措施对办案风险是更小,更容易的。但是实务中,检察机关一般会根据嫌疑人的量刑以及判处缓刑的可能性来决定是否取保,所以一般会较侦查阶段的成功率低。三、审判阶段:也就是法院审理判决的阶段。这个阶段,除去证据不足,超期羁押等情形的,办理取保候审的成功率都极低。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