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申请赔偿? |
释义 |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申请赔偿?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不能直接起诉,可向单位提出赔偿请求或劳动仲裁。主张双倍工资的期限为11个月,起算时间为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签劳动合同前1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可使用社会保险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胸卡等证据,或提供房贷收入、缴税证明等。录音、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记录、同事证人证言也可作为证据。单位未签劳动合同满1个月后,可要求双倍薪资,并提供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 一、没签劳动合同如何申请赔偿? 1、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采取直接向单位提出赔偿请求、提出劳动仲裁等的昂视申请赔偿。 单位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职员在索赔的时候,是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的。 2、未签劳动合同而主张双倍工资的最长期限是11个月。 一般来讲,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签劳动合同的前1日。用工之日起满1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1日都应支付双倍工资。 未签劳动合同满1年的,满1年的当日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工作1年后仍无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该考虑是否及时主张权利,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二、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如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没有签署劳动合同若是想要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存在,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 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工资发放记录。 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 3、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 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 5、考勤卡。 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类的。 6、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最好有原件。 7、代表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文件、以及授权书、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最好有原件。 8、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最好有原件。 9、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 10、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行证明。 11、录音。 在和用人单位交涉离职过程中,进行一下录音,以证明辞退事实的发生及单位的拒不出具辞退证明的事实。办理的许多案子,就利用这种证据达到了胜诉的目的。 单位若是没有与职员签署劳动合同,那么在满一个月之后,职员就可以向单位提出希望获得双倍薪资的请求。当然,此请求可能不会得到单位的同意,此种情形下,职员若是可以拿出相关证明单位违法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但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也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的请求。 结语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申请赔偿可以通过直接向单位提出赔偿请求或提出劳动仲裁等方式进行。要注意的是,职员在索赔时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未签劳动合同而主张双倍工资的最长期限为11个月。劳动者可以通过社会保险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胸卡、门禁卡、工作证等证据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此外,还可以利用房贷收入、缴税证明、考勤卡、工资支付证明、商业合同、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记录、同事证人证言、录音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单位不同意双倍薪资请求,劳动者可以提出劳动仲裁请求,同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单位违法未签劳动合同,但存在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