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根据我国 继承法 之规定: 继承 是从被 继承人 死亡后开始的,继承分为 法定继承 和 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分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直系亲属)和第二顺位继承人(旁系亲属);遗嘱继承则是由被继承人亲自订立 遗嘱 ,由当事人在场(过其他第三人在场)包括却不限于纸质遗嘱视频遗嘱等,遗嘱需要被公证处公证真实有效。 上面提到的继承的方式,现在有人问了,有继承资格却不想继承遗产的,可以吗?答案是肯定的。其中有规定指出法定遗产部分包括那些,那么就详细说说: 没有遗嘱情况下的直系亲属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部分 遗嘱继承忽略没被处理的部分 遗产共有人共有人遗产的部分 通过上述条件可以看出 遗产继承 人是可以放弃自己继承资格的。下面来说说除了自己主动放弃遗产资格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情况没有继承资格的: 被依法解除继承资格情况: 继承人丧失 继承权 的(杀害其他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篡改遗嘱等极其严重行为的) 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自己放弃继承并且书面确定 现在我们在看看放弃遗产继承的步骤和后果: 财产继承 权是公民重要民事权利之一,他既有资格行使这种权利接受遗产继承,也可以放弃继承权利。放弃继承权只能是在遗产分割以前继承遗产以后这中间段,继承方以明确表示表达不接受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明示时间段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可以通过书面表达,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并且有 证据 证明放弃遗产的。 继承权的放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表示放弃继承权的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亲自表示。不能 代理 没有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作出表示放弃遗产。 (2) 放弃继承遗产后的相关其他责任也被同时放弃 (3) 放弃继承从继承开始时间计算。 (4) 继承人是在 诉讼 中选择放弃继承权,法院制作笔录并且由继承人签名放弃继承权。 放弃继承权的后果是,自己放弃继承的部分则由其他 法定继承人 代为继承。 放弃继承权后,在 遗产分配 前可以反悔,遗产分配后不可以反悔。 所以想要放弃遗产继承的小伙伴,一定要考虑清楚以后会不会反悔。三思而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第三十六条 遗产处理前或者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不予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