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及其性质 |
释义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及其性质 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精神损害赔偿,通常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我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了基本的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法》 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相关法律中,也规定了一些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条文。 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现在理论界都普遍认为是财产赔偿责任。其主要理由:一是精神损害赔偿仍然是以财产方式作为主要救济手段。从广义上来讲,精神损害赔偿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但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救济方式是赔偿损失。而赔偿损失是财产救济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二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是填补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补偿功能、惩罚功能、慰抚功能等等,但是作为财产赔偿,其基本功能必然是填补损害。三是我国民事立法明文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之一是赔偿损失。同时赔偿损失的责任方式包括财产损失的赔偿和精神损害的赔偿两个方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