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缓刑人员子女能当兵吗 |
释义 | 缓刑人员子女不得参军,政审不会通过,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宣告缓刑,但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 法律分析 缓刑人员子女不能当兵。政审不会通过。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征兵政审 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铰其他亲属是上述非法组织骨干分子的;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 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拓展延伸 缓刑人员子女是否适合从军? 缓刑人员子女是否适合从军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缓刑人员子女可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不稳定可能对他们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他们在军队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参军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通过军队的训练和教育,他们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然而,对于缓刑人员子女是否适合从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他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因素之一。参军需要身体健康、心理稳定以及良好的纪律性,这些都是必备条件。其次,军队对于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非常重视,缓刑人员子女的家庭背景可能会对他们的入伍申请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缓刑人员子女是否适合从军,应该进行个案评估和综合考量。需要权衡他们的家庭背景、个人素质以及对军队的适应能力。同时,军队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缓刑人员子女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军队中获得公平的发展和成长机会。 结语 缓刑人员子女是否适合从军一直备受争议。家庭环境对他们成长有重要影响,但参军也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个人素质和家庭背景是决定因素,需要综合评估。军队应制定政策,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支持,确保公平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八章 服役待遇和抚恤优待 第四十七条 国家保障军人享有符合军事职业特点、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工资、津贴、住房、医疗、保险、休假、疗养等待遇。军人的待遇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女军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军队应当根据女军人的特点,合理安排女军人的工作任务和休息休假,在生育、健康等方面为女军人提供特别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四条 在战场上故意遗弃伤病军人,情节恶劣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994修正):第六章 现役军官军衔的降级、取消和剥夺 第二十八条 军官犯罪,被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由法院判决剥夺其军衔。 退役军官犯罪的,依照前款规定剥夺其军衔。 军官犯罪被剥夺军衔,在服刑期满后,需要在军队中服役并授予军官军衔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