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标侵权案件如何判定?是否可以缓期审理? |
释义 | 我国刑法规定了缓刑的条件和细则,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只有具有悔改态度、轻微犯罪情节、无犯罪前科且不会对居住地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人才可能被判处缓刑。相关部门会派考察机构观察犯罪分子的表现,不符合条件者会立即执行处罚。对于商标侵权犯罪,情节轻微的可能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能判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高额罚金。缓刑通常只适用于情节较轻、认罪态度较好的人。 法律分析 我国的刑法关于缓刑是这样规定的: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具有悔改的态度,是可以考虑判处缓刑的。如果犯罪分子是不满18周岁,或者是已经怀孕了的妇女,高达75周岁的人,也都是可以被判处缓刑的。 更要一些细则是这样说的:犯罪的情节比较轻,并且有悔改的表现,不会再进行第二次犯罪,没有犯罪前科,不会对其所居住地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这些犯罪分子都是可以被判处缓刑的。 我国的有关部门也会派一定的考察机构来观察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是否表现良好,是否符合判缓刑的标准条件。一旦发现犯罪分子并不符合这些条件,那么就会立即执行处罚。 商标侵权也是时常会发生的一些犯罪活动。如果某些人侵犯了知识产权,没有经过产权所有人的许可,就随意使用其商标以获得非法收益,那么这个人就犯了侵犯知识产权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高额罚金。销售假冒商品的话,金额较大的,会判三年,还会交罚金。如果金额十分巨大的情况,那就会判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高额罚金。 非法侵犯别人的商标权之后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可能会面临着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以高额的罚金。如果有人假冒两种及以上的商标注册,并且获得非法收益3万元以上,那么他们同样可能会面临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巨额罚款。 情节是否严重,一般都是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多少来判断的。如果非法经营的数额多达25万以上,那么这个情节就是非常严重的了,这个时候所判处的刑罚也就更重,缓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只有那些情节较轻,认罪态度较好的人才会被判缓刑。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具有悔改态度的犯罪分子,尤其是年龄较轻、怀孕妇女和高龄人士,可以考虑判处缓刑。具体而言,只有在犯罪情节较轻、无再犯可能、无前科记录、对居住地无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判缓刑。相关部门将派遣考察机构观察犯罪分子是否符合条件。商标侵权犯罪同样严重,侵权者可能面临有期徒刑和高额罚金。总的来说,只有情节较轻、态度认罪的人才有可能被判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三章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三十五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商标局做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异议人不服的,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商标局做出不予注册决定,被异议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被异议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异议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商标评审委员会在依照前款规定进行复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在先权利的确定必须以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或者行政机关正在处理的另一案件的结果为依据的,可以中止审查。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审查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六章 商标使用的管理 第四十九条 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四条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