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超过除斥期间可起诉吗
释义
    超过除斥期间提起诉讼的结果是诉讼请求被驳回,但实体权利不会丧失。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在于立法精神和适用客体不同。超过除斥期间的特点包括不变期间、消灭实体权利、行使期限和从权利成立起算。
    法律分析
    一、超过了除斥期间的话,提起诉讼会有什么结果
    超过了除斥期间的话,提起诉讼会有的结果就是除斥期间届满以为了在除斥期间内保护的权利就丧失了在法律上的胜诉权,你提起诉讼法院就会以已经过了诉讼时效的除斥期间驳回你的诉讼请求,但是在除斥期间内保护的实体权利不会以为除斥期间届满而丧失。
    二、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有如下区别:
    1.立法精神不同
    除斥期间制度的目的,是为维持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而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却是维护与原法律关系相对立的新的社会关系。
    2.适用客体不同
    除斥期间的客体一般为形成权,但并非所有的形成权民法都设定除斥期间。诉讼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但也不是一切请求权均应适用诉讼时效。通常认为,债权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中财产返还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
    三、超过除斥期间的特点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这些形成权(有学者认为,除斥期间也适用于支配权和请求权,如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的期间就是除斥期间)。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结语
    超过除斥期间提起诉讼的结果是,法院将会以已经过了诉讼时效的除斥期间为由驳回诉讼请求,使权利人在法律上失去胜诉的权利。然而,在除斥期间内保护的实体权利不会因除斥期间届满而丧失。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在于立法精神不同,适用客体不同等。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九条 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七条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5: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