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对医生怎样处罚 |
释义 | 医疗事故的处理和处罚:医务人员需赔偿费用、暂停执业活动;严重事故吊销执业证书。卫生行政部门违规处理需受罚,包括降级或撤职、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等级分为一至四级,需进行医学或法医鉴定,各省市有相关规定。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残疾需赔偿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品费,死亡需赔丧葬费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冷静处理医疗事故可减少医患纠纷。 法律分析 一、医疗事故对医生怎样处罚 造成医疗事故的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或者护士,需要对患者,赔偿相关费用,并且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该医务人员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执业活动。如果该医疗事故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吊销该医务人员的执业证书。 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在处理,医疗事故的过程中违反了该律,利用了他们职务的便利,收取了他人的财务或者利益,滥用职权,疏忽职守,或者发现了医疗机构或相关医生的违法行为,却没有查明,然后造成严重的后果,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制定相关人员,受贿罪,滥用职守罪,或者是其他相关罪,依法对相关人员,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处罚当中对医疗事故的等级做出了分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在条例有对不同伤害所处的级数有详细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需要有相关部门进行对医疗事故级数进行鉴定。进行鉴定的有关方法有医学鉴定和法医鉴定,这两种鉴定有各自的优点,在不同的省市有相关的规定,有时候也可以自行选择。 需要赔偿的有关费用包括:医疗事故中患者所缴纳的医疗费,因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患者固定收入产生影响的误工费,患者的住院伙食补助费,还有患者陪护人所陪护,所产生的有关费用。医疗事故导致伤残的,需要赔偿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品的费用。医疗事故中导致病患死亡的需要赔偿丧葬费。如果病患生前有被抚养人,需要赔偿他的被抚养人生活费。还需要赔偿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相关费用。 所以当发生医疗事故的时候,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事情,这样子,医患纠纷就会减少很多。 结语 医疗事故对医生的处罚应当依法进行,包括赔偿患者相关费用和暂停执业活动。对于严重后果的事故,应吊销执业证书。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如有违法行为,也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或刑事追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事故等级进行了分类,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鉴定。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冷静处理医患纠纷,遵守相关法规,有助于减少纠纷发生。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