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案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开庭审理? |
释义 | 一、二审案件开庭时间一般在3个月内。民事案件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二、民事诉讼二审并非全面审理,只审理上诉部分。二审法院应对上诉请求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范围受上诉范围限制。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当事人可向上级法院提起申诉,上级法院可发回重审或直接作出裁定。立案视情况而定,上诉人需提交上诉状并交纳上诉费,法院需派案件和确定主审法官方可正式立案。 法律分析 一、二审案件多长时间开庭 正常情况下,3个月之内就会安排开庭时间的,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是二审终审制。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决定开庭审理后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查阅完毕。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二、民事诉讼,二审是全面审查吗 民事诉讼二审不是全面审理的,而只是对你上诉部分的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 根据新民诉法规定,二审案件的审理范是: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这个范围有两个显著特点: 1、审理内容既包括事实审也包括法律审; 2、审理范围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后即使当事人不服,也只能向上级法院提起申诉,上级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将案件发回重审,或者直接作出裁定。至于二审的立案,对于上诉人来说,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交纳上诉费就可视为上诉立案了,对于二审法院来说,二审收到上诉卷宗,内部分派案件,确定主审法官,才算正式立案。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二审案件的开庭时间通常在3个月内安排。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另外,民事诉讼的二审并非全面审理,而是对上诉部分进行审查。二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二审终审制下,当事人不服二审判决后只能向上级法院提起申诉。对于立案,上诉人需提交上诉状并交纳费用,而二审法院则需分派案件和确定主审法官才能正式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九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