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作合同的法律效力期限是多久?
释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的效力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附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或失效,附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生效或失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或促成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经成就或不成就。《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规定,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届满时失效。
    法律分析
    一是按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二是当合同履行完毕后或合同解除后。若没有约定,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另外,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也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拓展延伸
    合作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法律效力
    合作合同的履行期限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应尽的义务。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履行期限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合同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时间范围。一般来说,合作合同的法律效力从合同生效之日起开始,直至合同终止、解除或根据法律规定失效。在这个期间内,合同双方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合同条款,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作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法律效力是确保合同各方权益得到保护和实现的重要法律要素。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效力和履行期限是确保合同各方权益得到保护和实现的重要法律要素。合同的效力可以通过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来确定。附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或失效,而附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生效或失效。合作合同的履行期限是指合同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应尽的义务。合同的法律效力从生效之日起开始,直至终止、解除或根据法律规定失效。合同双方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合同条款,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请注意,《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17修订):第二章 设立和登记 第十八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依法向公司等企业投资,以其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企业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18修正):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二十七条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可以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也可以采用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17修订):第二章 设立和登记 第十三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以及章程规定的其他方式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不得以对该社或者其他成员的债权,充抵出资;不得以缴纳的出资,抵销对该社或者其他成员的债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