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关股东出资纠纷的常见问题解答 |
释义 | 股东之间的出资纠纷是由于公司出资的数额、方式以及期限等方面产生的争议。在实践中,有的股东如果滥用权利或者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涉嫌犯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公司出资不实指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或增加注册资本时,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出资或出资不足,以及在出资后抽逃出资的行为。出资不实的大股东的刑事责任,可能因其出资不足,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股东之间的出资纠纷是由于公司出资的数额、方式以及期限等方面产生的争议。这包括发起人以及股东之间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未按约定出资或拒绝出资等问题。 一、公司大股东有刑事责任吗 股东是指在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 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是在实践中,有的股东如果滥用权利或者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涉嫌犯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公司法》中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履行出资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 如果公司股东有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二、公司出资不实大股东有哪些刑事责任 股东出资不实是指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或增加注册资本时,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出资或出资不足,以及在出资后抽逃出资的行为。出资不实的大股东的刑事责任,可能因其出资不足,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抽逃出资的标准有哪些? 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 1、行为主体为公司股东或发起人,且其主观上具有抽逃出资的故意; 2、行为主体客观上实施了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虚假出资等行为; 3、产生了实际的损害结果; 4、前述的损害结果与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结语 股东之间的出资纠纷可能导致公司内部矛盾和外部的法律问题。股东之间可能存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这可能会导致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股东个人利益受损。对于股东来说,应该遵守公司章程,按照出资数额履行出资义务,避免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等行为。如果股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可能涉嫌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因此,股东应该谨慎行事,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司稳定和股东自身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