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法定违约金是法律规定的违约方应支付的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则是当事人在合同中自主约定的违约金。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后者是合同自主约定的。如果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则应按合同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则应按照法定违约金进行支付。违约方应该支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一般情况下,约定违约金较高的话,违约方应该支付约定违约金;否则,则应支付法定违约金。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除非其有不可抗力或者对方违约的情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九百零二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违约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九百零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确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当事人同意支付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不相符合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减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九百零三条: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主张违约金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根据下列情形,判定违约金的数额:(一)违约方应当支付给对方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合同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限下所应支付的价款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二)合同约定的价格无法确定,违约方应当支付给对方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对方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