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结案后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
释义 | 工伤结案后,一至四级工伤不解除劳动合同;五至十级工伤者可选择是否解除合同,不解除则保留劳动关系并由单位安排工作,难安排工作者可获得伤残津贴;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60%,并由单位缴纳社保费。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时,单位需补足差额。选择解除的,单位需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法律分析 工伤结案以后一至四级是不解除劳动合同;五至十级劳动者可以选择是否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不解除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选择解除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拓展延伸 工伤结案后的劳动关系解除程序和注意事项 工伤结案后的劳动关系解除程序和注意事项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雇主应与员工进行面谈,明确双方的意愿,并书面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其次,双方应根据劳动合同或相关法律规定,履行通知期限或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同时,雇主还需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在解除劳动关系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合法合规。此外,双方应协商处理未结工资、补偿金、社保等问题,并办理离职手续。最后,及时更新相关档案和报告,确保工伤结案和劳动关系解除程序的顺利进行。 结语 根据工伤结案后的劳动关系解除程序和注意事项,双方需明确意愿并书面确认解除原因。遵守通知期限或支付赔偿金,同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解除劳动关系需合法合规,协商处理未结工资、补偿金、社保等问题,并办理离职手续。及时更新档案,确保工伤结案和劳动关系解除程序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能够得到经济补偿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