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立案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
释义 | 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通过资料收集和线索审查,判断是否立案。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将被受理,否则不予立案。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可提起复议或向同级检察院提出异议。 法律分析 1、当地的人民检察院或者是公安机关开始接待诉讼人开始诉讼过程。 2、受理该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此次案件进行资料收集、发掘其他线索。 3、受理该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其收集到的线索进行审查。 4、找出可以使用的线索并且判断收集到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5、受理该案件的公安机关或者是人民检察院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决定案件是否被受理,能否立案。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 1、认为有犯罪事实。 2、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公安机关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的控告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立案流程和关键步骤 刑事案件立案流程和关键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接到报案后,警方会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和涉案人员信息。其次,警方会收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以确定案件的事实和证据链。然后,警方会根据收集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和调查,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在此基础上,警方会向检察机关提交立案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调查材料。最后,检察机关会对警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案件将正式立案,进入司法程序。整个流程中,法律程序和证据链的完备性非常重要,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 结语 经过当地的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接待和调查,对案件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线索发掘。接着,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审查,判断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决定案件是否受理和立案。公安机关在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否则不予立案。刑事案件立案流程中,警方进行初步调查、收集证据,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和调查。然后,警方向检察机关提交立案申请,最终由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立案。整个流程中,法律程序和证据链的完备性至关重要,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公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