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有关不予处罚和免除处罚的司法实践
释义
    不予处罚和免于处罚在法律上有区别:不予处罚是因行为不构成违法或免除处罚,如精神病人、未满14岁的行为人等情况;免予处罚是因法定事由存在,对形式上违法但实质上不应承担责任的人不适用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不予处罚和免于处罚在法律上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
    (1)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不予处罚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①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处罚机关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和能辨认或者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应对实施的违法行为负责,接受行政处罚。
    ②不满14岁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因其未达行政处罚责任年龄,不予处罚,但要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③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④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2)免予处罚
    免予处罚是指因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事由存在,行政执法机关对某些形式上虽违法但实质上不应承担违法责任的人不适用行政处罚的行为。
    拓展延伸
    司法实践中的法律宽容原则与处罚裁量权
    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宽容原则与处罚裁量权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法律宽容原则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法律对违法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注重对犯罪嫌疑人或违法行为人的人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而处罚裁量权则是指法官或相关执法机关在判决或决定处罚时,根据具体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自由裁量确定处罚的权力。这两者在司法实践中密切相关,法律宽容原则为处罚裁量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使得处罚能够更加公正、合理和有针对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宽容原则与处罚裁量权的合理运用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在法律上,不予处罚和免于处罚具有明显的区别。不予处罚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违法行为或者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而免予处罚是因为特定法定事由存在,对形式上违法但实质上不应承担违法责任的人不适用行政处罚。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宽容原则与处罚裁量权密切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使得处罚更加公正、合理和有针对性。这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二十七条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九条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4 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