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区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关键点
释义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当场施暴夺取财物,后者是以恐吓手段迫使交付财物。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复杂客体、暴力胁迫夺取财物、非法占有目的和年满十四周岁的犯罪主体。
    法律分析
    一、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如下:
    抢劫罪中的行为人通过使用对财物的权利人当场施暴、暴力威胁等能够起到精神完全强制的手段从而当场夺取财物;而作为敲诈勒索罪,其特征在于通常是以对权利人利益有重大损害的事实相要挟,从而使财物权利人的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强制,而当事人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交付给行为人一定的财物。简而言之,两罪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就是当场施暴、当场取财;而后者则是以各种方式发出恐吓,而后收取财物权利人交付的财物。
    二、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1.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也称作双重客体,即抢劫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甚至造成被侵害分人身伤亡。
    2.抢劫罪在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加害人必须具备对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
    3.抢劫罪在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求本罪只能是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只是抢回自己被骗取或者赌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则不构成抢劫罪。
    4.抢劫罪犯罪构成的主体要件,要求犯罪主体是必须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
    结语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恐吓、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而后者是通过当场施暴、暴力威胁等手段当场夺取财物。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而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复杂客体、加害人在当场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夺取财物或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以及必须具备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的直接故意。抢劫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七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在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技术侦查措施种类或者适用对象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重新办理批准手续。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6: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