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诉讼立案后,怎么弄 |
释义 | 当我们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交通事故双方存在赔偿纠纷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向当地的法院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交通事故向法院起诉的流程首先就是需要向发生车祸所在地的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提交诉讼申请及相关材料,法院根据我们申请时所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在审核后法院认为此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就会在审核后的七天之内通知申请人到法院缴纳相应的诉讼费并进行立案。 如果法院根据我们在申请时所提交的材料进行案件审核后认为此案件不符合立案的条件的,那么法院就会受理此案件诉讼并通知给申请人,如果我们对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对法院的裁定进行驳回起诉或者在收到法院给出的裁定结果后的十天之内进行上诉。 如果法院受理了我们的申请诉讼并立案了,那么法院会在受理后的五天内通知起诉人及被起诉人开庭时间、地点等相关事项。 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突发情形而失去了对车辆的控制而最后引发了交通事故,不管是哪方的对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交警的帮助并通过立案尽快解决事故的纠纷,但是很多当事人在立案之后就不知道下一步的流程了。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立案后怎么办? 一、发生交通事故立案后怎么办?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现场期查,属于交通事故的,经事故处理负责人同意立案:立案后,应当进行调查询问,检验鉴定,事故认定,处罚当事人等程序,涉及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在接到当事各方的书面申请后,进行损害赔偿调解,对未接到申请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各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四十六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具体开庭时间由法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送达开庭时间的传票给当事人只要在135、145条的规定时间内帮你审结。法院就不违反法律程序。 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要注意什么 1、明确赔偿主体 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错误,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在“告谁”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发生事故时对方所驾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是谁,如果是肇事司机本人,那就直接起诉他和保险公司。如果车辆另有其主,可以将肇事司机、车主和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一并起诉。如果车主是单位,应将单位一并作为被告告上法庭。 2、准备好充分的证据 案件起诉至法院时,对主张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诉讼请求的证据应当已基本固定,在城市工作生活了一年以上的农村户口受害人,在主张“同命同价”时,更应注意相应证据的提前收集、固定、整理,做到一目了然,确实可信,不至于在开庭或证据交换时手忙脚乱,错失“战机”。 3、合理索要赔偿 交通事故中的少数受害人在起诉时,喜欢“漫天要价”,不考虑法律的具体规定,将应当赔的和不应当赔的一并列在民事诉状中。甚至认为,自己“坐地起价”,就是为了应对肇事方“就地还钱”和“随意砍价”,“漫天要价”是为了给以后可能出现的调解留出“讨价还价”的空间,否则,对自己不利,对谈判不利。 对于那些在事故中有很大损失的人一般都会根据交警给出的判断向对方索要赔偿,而往往赔偿的数额问题就是后来诉讼的主要争议重点,如果责任方给出的赔偿不能满足受损方就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