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违约的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 |
释义 | 劳动合同违约的违约金的上限是造成的损失30%。此次新《解释》明确提出以超出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认定约定违约金过高的依据,即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在超过实际造成的损失30%以内都视为合理不算过高。从而给司法实践认定约定违约金过高和当事人合理约定违约金数额提供了具体的标准,使其有章可循。 一、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者须交违约金的两种情形,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如下: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违约金的数额如何计算?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由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系执行法定义务,加之劳动者经培训后通过劳动已为单位创造了一定价值,因此,培训费用的赔偿应当依据培训费的总额及劳动合同期限和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实际服务的时间来合理确定数额。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即用人单位既得利益的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三、违约金过高的调整方法 1、以实际损失调整违约金; 2、以迟延给付一年的赔偿额不超过欠付的本金为限予以调整; 3、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乘以四倍计算违约金; 4、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 5、将过高的违约金数额减少到损失的2倍额度; 6、以“不超过合同未履行部分的总值为限”酌情予以调整; 7、不采用固定比例或上限的调整方法,完全由法官根据不同案件进行自由裁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