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如何处理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后,应返还借款、赔偿损失,追缴财产。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套取信贷资金转贷、转贷集资牟利、借款用于违法犯罪等,以及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如何处理 1、借款人返还借款 借贷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2、赔偿损失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追缴财产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有哪几种情形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拓展延伸 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后果及解决途径 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后果及解决途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将失去法律效力,合同双方不能依据该合同主张权益。借款人无需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同时出借人无法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其次,解决途径包括法律救济和协商解决。当一方认为合同无效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追究相应责任。此外,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重新协商借款事项,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在处理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途径,以维护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后,应采取以下措施:借款人返还借款,赔偿损失,追缴财产。对于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双方不能主张权益,借款人无需偿还本金和利息,出借人无法要求还款。解决途径包括法律救济和协商解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在处理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四条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八条 认定行为人承担侵害除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外的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过错程度,以及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等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九条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