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立案的要求是什么? |
释义 | 行政诉讼立案要求: 1、提起行政诉讼的必须是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组织。 2、被告必须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4、符合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需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立案要符合下列要求: 1、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被告应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4、符合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是保障行政法律关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行政诉讼立案的条件包括:行政行为具有具体、明确的违法事实;当事人具有诉讼资格;行政救济程序已经履行或被免除;诉讼请求合法、合理。行政诉讼立案的程序一般包括:申请立案、受理、审查、立案决定、传唤、调查取证、开庭审理、裁判文书等。具体程序可能因地区、案件性质等因素有所不同。行政诉讼立案的条件和程序的规定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结语 行政诉讼立案是保障行政法律关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条件包括具体违法事实、诉讼资格、履行救济程序、合法合理的诉讼请求。程序包括立案申请、受理、审查、决定、传唤、取证、开庭审理、裁判文书等。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51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