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五保户在异地就医能否全额报销? |
释义 | 农村五保户住院费用全报销,无需家庭承担。政府先垫付费用,出院时一并报销结算。超过标准的费用由医院自行承担。补助比例为75%,民政部门补助25%。每年最多住院4次,每次住院不超过12天。 法律分析 五保户住院费用全报销的,是不需要有五保户家庭承担的。 住院发生的费用先由政府承担,出院时一并报销结算。无正当理由超过标准的,由所住定点医院自行承担。其中,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报销补助下来的话,基本上也算是百分百的免费了。根据农村五保条例,是保医的,也就是保看病吃药和住院治疗。 住院发生的费用先由政府承担,出院时一并报销结算。无正当理由超过标准的,由所住定点医院自行承担。五保户住院后办理民政方面的报销如下: 1、农村五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设起付线,住院医药费减去按规定不能报销的费用后,按75%的比例予以补助,民政部门按25%的比例予以补助; 2、原则上农村五保户对象全年住院第人不得超过4次,每次住院时间在县人民医院不得超过12天,无正当理由超过标准的,其费用由所住定点医院自行承担。 拓展延伸 五保户异地就医报销政策解读及适用条件 五保户异地就医报销政策是指针对享受五保待遇的老年人,在外地就医时能够获得医疗费用的一定报销。根据相关规定,五保户在异地就医时可以申请全额报销,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需要提供合法的五保户身份证明,包括五保证书等相关文件。其次,就医地和户籍地必须不在同一个地区,且就医地的医疗机构需要与户籍地的医疗保险机构有相应的合作关系。此外,就医前需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包括填写报销申请、提供诊断证明等。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可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而有所不同。总之,五保户异地就医报销政策为五保户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手续要求。 结语 根据农村五保条例,五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享有全额报销待遇。政府先行承担住院费用,出院时一并报销结算。若住院费用超过标准且无正当理由,定点医院需自行承担超额部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因此,通过报销补助,五保户的医疗费用基本上是百分百免费的。此外,五保户异地就医报销政策为五保户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和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依据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十条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第十一条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