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时,孩子已满18岁且在高中以下接受教育,法院会参考孩子意见作出抚养权判决;若孩子已能独立生活且有生活来源,抚养权问题不存在,法院无需判决。 法律分析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通常情况下,夫妻离婚时,如果孩子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已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还在接受高中以下的教育的,那么法院会按照实际情况,参考孩子的意见,对抚养权的作出判决。如果孩子已经可以独立生活,有生活来源,那就不存在抚养权的问题,法院也不用进行判决了。 拓展延伸 离婚后,18岁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该如何解决? 离婚后,对于18岁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来判断抚养权的归属:孩子的意愿、父母的能力和意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等。双方父母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制定共同抚养协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可能会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在判决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做出决定。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最好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得到更准确的解答。 结语 离婚后,对于18岁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法院通常会参考孩子的意愿、父母的能力和意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等因素来做出判决。双方父母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制定共同抚养协议。如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可能会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准确的解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