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不足和对策
释义
    中国在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时,适时加进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条款,这就是: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犯罪。
    最近,国务院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提请审议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草案,其中对利用网络进行盗窃、诈骗、诽谤等15种行为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的陆续出台,无疑对防治计算机犯罪、促进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犯罪对象狭窄
    (1)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仅将犯罪对象限定为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显然太窄,实际上,有些领域如金融、医疗、交通、航运等,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极其重要,非法侵入这些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同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宜将该罪的犯罪对象扩大到包括这些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刑法第286条只规定了用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且破坏的对象仅限于计算机软件,这就不能包括用物理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硬件或附件的行为,而后者也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3)窃取使用计算机服务的行为目前也处于立法空白状态,我国刑法第265条规定对窃取使用通信系统的行为可依照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处罚,但该条并没有包括窃取使用计算机服务的行为。
    2、犯罪构成不全面
    (1)目前对计算机犯罪的主体仅限定为自然人,但从实践来看,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由法人实施的计算机犯罪。因此,增设法人可以成为计算机犯罪的主体,是现实需要。
    (2)刑法第286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只限于故意犯罪,这是不够的,至少对于那些因严重过失导致某些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遭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刑事制裁,否则达不到有效防治此类犯罪的目的。
    3、应当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
    计算机犯罪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许多犯罪分子本身就是为了牟利,因而对其科以罚金等财产刑自是情理之中。同时,由于计算机犯罪分子大多对其犯罪方法具有迷恋性,因而对其判处一定的资格刑,如剥夺其长期或短期从事某种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某类与计算机相关的活动的资格,实乃对症下药之举。但我国刑法第
    285、286条对计算机犯罪的处罚却既没有规定罚金刑,也没有规定资格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4、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不健全
    (1)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并不包括电磁记录,实践中对于电磁记录的证据效力尚有分歧,应尽快明确;
    (2)计算机犯罪的跨国特征非常明显,这必将使此类犯罪的引渡问题空前增多,因而我国《引渡法》立法应该得到重视;
    (3)目前我国在计算机领域里,相关的行政法律和民商法律还很不完善,应抓紧这方面的工作,以保证刑法与它们的彼此协调和正确定位。
    虽然我国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关司法解释针对现行出现的网络犯罪问题也作出很大的努力。例如,针对网络上传播谣言的一些问题,最高法、最高检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