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产证不给办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
释义 | 首先,业主要查明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对房产证的办理期限是如何约定的,按照当事人自愿原则,只要双方签订合同时对此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且不违反法律规定,这个合同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就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其次,如果双方签订的房产合同中没有关于房产证办理的相关约定,业主可依据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二手房买卖合同上写的过户日期是否有效? 二手房中介合同中写的过户日期是有效的。首先合同效力只要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字确认就发生效力,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条款对当事人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二手房中介合同只要没有法律规定的无效事由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二、开发商的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怎么办? 在商品房的买卖合同里会有关于交房办证的权利义务条款。每一个业主的合同要看具体合同条款的约定,如果开发商超过了约定办证的期限,就需要承担延期办证的违约责任。没有约定违约方式,维权就比较麻烦,因此要注意明确约定违约责任。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办理房产证的期限。如果没有约定,那么,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遇到因为开发商方面原因造成无法办理房产证或延期交房等现象的,购房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1)协商解决 带上合同等,找开发商协商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双方分歧不大,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协议,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最终处理方式,并由开发商对购房者进行赔偿。 (2)发律师函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委托律师向开发商发律师函。律师函可以对对方起到催告和警示作用,催促对方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比司法途径要便捷许多,但律师函没有强制性,如果对方拒不赔偿,最终还是需要提起诉讼。 (3)提起诉讼 如果经协商和发函,开发商拒不解决问题的话,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同时追究开发商违约责任。(如果是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适用专属管辖原则,即向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三、法院起诉后的租赁合同有效吗 有效合同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签订的,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约束力。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并没有对合同的效力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法律上有着对于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效力方面有着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要满足下列条件: 1、实施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必须是自己真实的表示; 3、民事行为必须是合法的、符合公序良俗的。 那么具体到签订合同来讲,行为人签订合同的行为符合上述条件的,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当签订的合同成立生效之后,就会在合同的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签订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可以擅自变更合同的条件或者改变合同的内容。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其中一方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那么另一方的当事人就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及要求责令对方履行或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如果第三人受到侵害时,当事人也只能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合同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因一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相关内容或是一方当事人因第三人的原因违约的等情形发生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来解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