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构成要素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犯罪构成要素和构成要件是以下这些:一是主体要件:行为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三是客体要件: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四是客观要件: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犯罪成立条件和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成立条件和犯罪构成要件: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犯罪构成要素包括什么 任何犯罪都包括四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条件。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其中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4、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故意,另一种是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也分为两种:一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二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毒品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根据《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概念: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毒品犯罪的构成要件:(1)毒品犯罪客体,指的就是我国《刑法》和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所保护的而被毒品犯罪所侵犯的有关对毒品进行管制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2)而毒品犯罪客观方面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有关毒品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不可缺少的要件。(3)毒品犯罪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毒品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法律规定的犯罪单位。(4)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故意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及造成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要件如下:(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案例】甲、乙、丙是同乡,有一天,甲下班回家,路上看到乙和丙,乙和丙说被人欺负了,希望甲能帮忙打架,甲爽快答应了,然后甲、乙、丙三人就尾随两名受害人到一个出租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甲的脚有伤,走得比较慢,因此最后才到事发地(出租屋)。甲到了出租屋一楼的时候,就听见楼上有人喊“杀人了”,甲吓得马上就跑,到了另外一个同乡的房屋后,看到了乙、丙,发现乙拿着刀,刀上有血。原来乙、丙将两名受害人捅伤,造成一死一伤。乙、丙都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根据《刑法》规定,需要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个没有疑问。问题在于甲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解析】首先,甲并没有直接实施犯罪行为,其具有故意伤害他人的故意,并且与乙、丙一起尾随受害人,其行为可以认定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属于犯罪未遂。其次,需要分析一下甲的主观状态,甲希望能帮助乙、丙去打架,其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但问题是,其故意是想致人轻伤、致人重伤的故意,还是致人死亡的故意?这个需要根据情况分析,如果甲答应了乙、丙去打架后,去准备枪、刀等凶器,这样的话,可以认定其具有致人重伤甚至死亡的故意,但如果仅仅是答应了,然后就跟着去了,这种情形,应当只能认定甲具有致人轻伤的故意,甚至不具有故意伤害的故意。最后,如果认定甲具有故意伤害的故意,那么甲应当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甲最终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很有可能可以争取不起诉或者缓刑。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如下:(1)犯罪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单位也可以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3)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目的和主观罪过等要素。(4)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要素。 该内容由 杨继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