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抢劫后杀人灭口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公私财物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1、抢劫后为了掩饰罪行而杀人灭口,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拓展延伸 犯罪动机的影响:了解罪犯行为背后的动机 犯罪动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了解罪犯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于犯罪预防、犯罪心理学和刑事司法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经济利益、权力欲望、报复心理等。通过深入研究犯罪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而帮助制定更有效的犯罪预防策略和刑罚政策。此外,对犯罪动机的了解还可以帮助警方和调查人员追踪犯罪线索,收集证据,为案件破案提供有力支持。总之,深入研究犯罪动机对于维护社会安全、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犯罪动机的研究对于犯罪预防和刑事司法系统至关重要。了解罪犯背后的动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犯罪动机多种多样,经济利益、权力欲望、报复心理等都可能成为驱使罪犯行动的因素。通过深入研究犯罪动机,我们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犯罪预防策略和刑罚政策,维护社会安全,保护公民权益。此外,对犯罪动机的了解还能帮助警方和调查人员追踪犯罪线索,收集证据,为案件破案提供有力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