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被拖欠工资的救济途径:劳动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劳动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并加付赔偿金。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员工被拖欠工资的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一、向劳动向劳动部门投诉解决。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二、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比较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其它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私人老板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私人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首先,与私人老板进行沟通,明确工资拖欠的原因并提出要求。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单、合同等,以支持您的主张。另外,可以与其他受影响的员工联合起来,共同维护权益,可以通过集体行动来施加压力。此外,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性,遵守法律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维护。记住,法律是保护您的利益的有力工具。 结语 在面对员工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您可以选择以下救济途径。一是向劳动部门投诉解决,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可以获得赔偿金。二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来解决劳动争议,确保双方纠纷得到公正解决。此外,您还可以与其他受影响的员工联合行动,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争取政府部门的帮助。请保持冷静、理性,遵守法律程序,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维护。法律将是您维权的有力工具。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