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累犯是否从重处罚? |
释义 |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累犯具有更深的人身危险性。根据刑法规定,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罪的情形。对于累犯,决定从重的幅度应考虑后罪的行为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累犯的处罚应该比初犯更重,以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分析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一、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罪的情形。与初犯相比,累犯具有更深的人身危险性。根据刑法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二、在决定从重的幅度时,应考虑后罪的行为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 拓展延伸 累犯是否应适用更严厉的刑罚措施? 对于累犯是否应适用更严厉的刑罚措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一方面,支持者认为累犯已经展现了其对法律的蔑视和不可改变的犯罪倾向,因此应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以达到威慑效果。他们认为,累犯的再次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必须采取更严厉的刑罚来保护社会利益。 另一方面,反对者认为,累犯也是有可能改过自新的,过度严厉的刑罚可能剥夺了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主张采取更加人道和有效的刑罚方式,如社区矫正、心理辅导等,以帮助累犯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对于累犯是否应适用更严厉的刑罚措施,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累犯的表现和改造潜力等因素。在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应寻求既能有效惩罚累犯,又能为其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的刑罚方式。 结语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基于累犯具有更深的人身危险性的考量。在决定从重的幅度时,需综合考虑后罪的行为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对于累犯是否应适用更严厉的刑罚措施,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议。在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累犯的表现和改造潜力等因素,寻求既能有效惩罚累犯,又能为其提供改过自新机会的刑罚方式。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