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讨能够推翻司法鉴定的证据 |
释义 | 司法鉴定的主旨: 本文主要介绍了推翻司法鉴定的证据类型,包括鉴定资格不符、违法程序、依据不足等情形;同时说明了涉及财产案件的司法鉴定费用收取标准,按照标的额比例分段累计收取;最后解释了司法鉴定的时间规定,鉴定机构应在约定时间内完成鉴定,但实际通知时间为准,复杂情况可延长。若当事人未提供材料导致延误,应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一、什么证据能推翻司法鉴定 1、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二、司法鉴定的费用 涉及财产案件的司法鉴定收费,根据诉讼标的和鉴定标的两者中的较小值,按照标的额比例分段累计收取。具体比例如下: 1、不超过10万元的,按照本办法附件中所列收费标准执行; 2、超过1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收取; 3、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收取; 4、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收取; 5、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4%收取; 6、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2%收取; 7、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收取。 三、司法鉴定时间规定是多久 1、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但是,在实际的鉴定实践中,往往比这个规定的时间要长,有的到四十五天,或者两个月。因此,以鉴定会完成后,实际通知的时间为准。 2、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3、如果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的时间,出具鉴定报告。 4、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是不计入到鉴定时限的。如果是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没有按时、充分的提供鉴定材料的,造成鉴定时间的延误的,应当由延误的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结语 司法鉴定在法律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当鉴定存在缺陷时,我们有权推翻其结论。不具备资格、违法程序、依据不足等情形都可以成为推翻鉴定的证据。此外,司法鉴定的费用按照标的额比例分段累计收取,具体收费标准已有规定。关于鉴定时间,鉴定机构应在协议签订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但实际通知时间为准。若涉及复杂问题,时间可适当延长。当事人应按时提供鉴定材料,否则延误责任由其承担。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二、证据的调查收集和保全 第三十三条 鉴定开始之前,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签署承诺书。承诺书中应当载明鉴定人保证客观、公正、诚实地进行鉴定,保证出庭作证,如作虚假鉴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等内容。 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退还鉴定费用,并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二、证据的调查收集和保全 第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收到鉴定书后,应当及时将副本送交当事人。 当事人对鉴定书的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以书面方式提出。 对于当事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作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鉴定人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或者补充。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五章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 第四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