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歌曲侵权的定义及法律解析
释义
    侵犯署名权的行为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被侵权人可通过自行调解或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可采取下列措施维权:
    1.自行调解。署名权被侵犯,被侵权人可以自行调解,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2.如果侵权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功,被侵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拓展延伸
    歌曲侵权案例分析与法律判决
    《歌曲侵权案例分析与法律判决》是一篇综合性文章,旨在通过对多个歌曲侵权案例的分析,结合相关法律判决,探讨歌曲侵权行为的法律界限和司法实践。通过对案例的详细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侵权行为,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歌曲、歌曲的未经授权修改与演绎等。同时,结合法律判决,我们可以了解法院是如何评估侵权行为的,以及对侵权方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的裁定。这篇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歌曲侵权案件的深入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音乐创作的合法权益。
    结语
    通过自行调解或诉诸法律,被侵权人可以维护自己的署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歌曲侵权案例和相关法律判决,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歌曲侵权行为的法律界限和司法实践,保护音乐创作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三节 录音录像 第四十四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时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被许可人出租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三节 录音录像 第四十五条 将录音制品用于有线或者无线公开传播,或者通过传送声音的技术设备向公众公开播送的,应当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三节 录音录像 第四十三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7: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