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么证明员工虚假报销
释义
    1. 员工构成严重违规违纪,公司可以予以解雇。员工存有虚假报销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司有权做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处理决定。
    2. 员工违规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
    通常,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
    (1)报销金额;
    (2)报销次数; 
    (3)持续时间;
    (4)报销款用途; 
    (5)主观过错。
    3、司法机关审查虚假报销的关键点有两个:1)有无实际消费;2)该消费是否为履行工作职责产生。对于假发票、涂改发票、连号发票、明显不合理且无法证实实际产生消费的发票,均系第1)点中没有实际消费的发票,显然这属于虚假报销。而对于并非为履行工作职务产生的消费,如购买购物卡、虚构工作安排的消费、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其他消费等,可以认定个人消费,对个人消费的报销显属虚假报销。
    4、对于虚假报销的款项,职工常以领导审批、财务审核通过作为挡箭牌,对此,司法机关认为无论是处于企业领导审核的层面上,还是已经报销入账,只要用人单位发觉报销的发票所记载消费事项、金额是不真实的,有权根据报销人的情节轻重,并依据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5、对于实际因公务消费产生的报销,即使存在形式上的瑕疵,一般不会认定为虚假报销,比如开票时间与工作有时间差、发票类目有误、以其他发票冲账、因职工工作疏忽重复报销等行为,若用人单位对此予以审批或者默认,也难以认定为虚假报销。
    总的来讲,司法机关判定职工是否属虚假报销采取“实质审查为主,合理怀疑推定为辅”的思路。对于并未实际消费或属个人消费的报销,司法机关尽可能查清相关事实,做出合理判定,在无法查清事实时,用人单位应对其怀疑提供初步证据佐证,而职工应对该怀疑作出合理解释,然后司法机关再结合高度盖然性的法律事实推定规则,做出最终的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