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是否可以因姓氏不同意而起诉?
释义
    父母离婚后,一方无权擅自改变孩子姓名。法律规定,改姓需要父母双方协商同意,不同意改姓不可以起诉。公安机关可拒绝受理未经协商或未达成协议的变更请求,同时应恢复原姓名。
    法律分析
    不同意改姓不可以起诉。改姓需要父母双方协商同意。法院单纯以改姓为诉讼请求起诉的,不予受理。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其姓名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父母离婚,任何一方无权擅自改变孩子的名字。法律规定,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者协商未达成协议,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另一方要求恢复子女原姓名,离婚双方协商不成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恢复。
    拓展延伸
    姓氏歧视:法律对于基于姓氏不同意而起诉的保护措施
    姓氏歧视是指因为个人的姓氏而遭受不公平待遇或歧视。在法律领域,针对基于姓氏不同意而起诉的情况,存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平等对待的权利,不受姓氏差异的影响。如果某人因为姓氏不同意而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对待,他们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寻求保护。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和证据来评估案件,并作出公正的裁决。此外,一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以监督和打击姓氏歧视行为,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保护。因此,法律为基于姓氏不同意而起诉的个人提供了保护,并努力消除姓氏歧视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在法律领域,对于基于姓氏不同意而起诉的情况,存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平等对待的权利,不受姓氏差异的影响。如果某人因为姓氏不同意而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对待,他们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寻求保护。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和证据来评估案件,并作出公正的裁决。此外,一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以监督和打击姓氏歧视行为,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保护。因此,法律为基于姓氏不同意而起诉的个人提供了保护,并努力消除姓氏歧视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