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宅基地共建共享新政策 |
释义 | 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共建共享政策,即对于那些拥有宅基地指标但自己盖不起房子,或者盖起的二层小楼有一层闲置用不上的农村村民,鼓励其与当地城镇居民共同出资建造房屋。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即考虑到了未来的居住使用,明确划分了两家的各自区域,两个门一条楼梯互不影响。建成后房屋的所有权归农村村民和城镇居民共有,农村村民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而城镇居民可因此获得70年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并由村委会负责协助办理房屋和土地的产权证书。 一、父母的宅基地能否继承 农村的宅基地房屋是具有特殊性的。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房屋却属于个人所有。农村宅基地子女没有继承权。因为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开的。农村的宅基地只属于国家和农村集体,个人未曾拥有宅基地的所有权。个人只拥有宅基地上面的房子的使用权。而房屋属于父母所有,子女对房屋拥有继承权。 二、农村自留地可以建房吗? 自留地是农村当年在生产队时期,按照每家每户人口的多少而划归个人使用的耕地,目的是为了自己家种点蔬菜或小杂粮等改善村民的生活。所以这自留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自留地的使用权。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修建房屋必须依法先申请,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合法修建,未获批准,私自修建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一户人家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所以,如果农民在自留地上申请建房,一般条件是得不到批准的,只能拆老房子翻修,特殊情况获得用自留地批建房屋的,修好新房子,老房子原则上也得拆掉,分户达到使用新宅基地条件的除外。综上,农民如果想在自己自留地上建房,首先必须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再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批准。如果该自然地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而村内又没有其他闲置的宅基地可批,那么有可能获得上级部门批准,批准后建房是合法的。如果没有经过批准,是不允许在自留地上建房的,因为自留地的所有权归集体。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九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十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