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公证提存终止是指债务人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债务或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履行债务时,可将债务标的物交由有关部门代为履行,以代替履行债务的制度。提存后,合同终止。 法律分析 公证提存终止,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是代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后,合同终止。 拓展延伸 公证提存终止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公证提存终止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关于终止公证提存程序的重要指导。首先,申请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终止提存的原因和意图。公证处将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和提存事项,并进行内部审查。其次,公证处会通知相关方面,如银行、法院等,停止提存操作,并妥善处理提存资产。同时,申请人需要履行必要的手续,如签署解除提存协议等。在整个终止过程中,申请人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备后续需要。此外,申请人还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公证处的具体要求,确保终止提存程序合法有效。综上所述,公证提存终止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申请人与公证处密切合作,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顺利终止提存。 结语 公证提存终止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确保顺利终止提存的重要指导。申请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终止原因和意图。公证处将核实身份和提存事项,并通知相关方停止操作,并妥善处理提存资产。申请人需履行必要手续,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了解法律法规和公证处要求,确保程序合法有效。申请人与公证处密切合作,遵守规定,顺利终止提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