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有效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
释义
    1、国家立法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尽快制订出保障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为打击和遏制校园暴力伤害案件的发生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的暴力事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此外,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因留守儿童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
    2、健全校园暴力事件(安全事故)的预防、监督、管理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校的大多数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防、监督和责任机制。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善于发现和化解有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打架斗殴的苗头或暴力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外,还要用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尝试与所有的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群防群治,防患于未然。
    3、教师要避免发生体罚或伤害学生等现象的发生。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中小学校应抓紧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有教师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改进教育方法。要尽量避免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体罚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师生间矛盾的激化或伤害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行为可能会造成你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侮辱罪、过失重伤罪以及强奸罪等等。我国相关法律规定,17岁校园暴力刑事责任需要承担。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国对于未成年犯罪应当于减轻和从轻处罚。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
    一、体罚学生的老师将要承担什么责任
    体罚行为违反了我们国家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有严重的体罚现象,是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体罚主要是指老师采用暴力的方式方法或者以暴力的方式去威胁,或者使用其他的具有强制性的方式,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行侵害的侵权行为,具体行为比如使用手或者工具打学生,要求学生罚站或下蹲,或者其他超越身体动作的运动等。
    还有就是变相的体罚,这是一种采用间接的手段已达到对学生惩罚的目的,包括肉体和精神上的惩罚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如果布置大量的作业,对学生辱骂讽刺等。对于体罚学生的老师,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可以对其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和力度也会根据老师体罚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
    各个教育单位,包括学校和其他的教育机构,对那些经常体罚学生,而且屡教不改的老师,应该按照现在实施执行的教师管理办法,由案发所在单位或者教育部门对体罚学生的老师给与解雇或者行政处分。解雇的方式有两种,轻一点的就是解除当前职位的聘任合同,但其工作会由教育单位或者教育部门安排,严重一点就是解除教师聘任合同,其工作由其自己再找,教育单位和教育部门不帮助其安排。
    行政处分也根据涉事老师体罚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销职务、开除解聘等。如果体罚学生很严重的,比如不择手段,对学生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甚至死亡时,那么就构成了犯罪,会由法院对其行为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还有就是因为体罚对所在教育单位造成损害的,比如名誉损失,那么涉事老师也应该进行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