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包括 |
释义 | 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包括: 1、总则;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 4、应急处置; 5、恢复与重建; 6、应急保障; 7、监督管理; 8、后期处置; 9、附则; 10、附件附录。 具体内容如下: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等; 3、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应急准备措施,预警分级指标,预测与预警发布和解除的程序及预警响应措施等; 4、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应急联动,信息发布,应急结束等; 5、 恢复与重建,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6、应急保障,包括救援队伍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科技支撑,法制保障,地质和气象水文信息服务等; 7、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宣传教育培训,监督与检查,责任与奖惩; 8、 附则,包括名词术语和预案解释等; 9、 附件,包括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组织管理体系图,相关单位通信录,应急资源情况一览表,标准化格式文本等。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四条 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