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什么的管理体制 |
释义 |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行政区域内行业用水定额,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法规。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平衡。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分级管理、统一保护的制度。具体而言,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全国性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水资源管理。此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统一保护、合理利用和综合治理。 按照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分级管理、统一保护的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职责,落实好各项措施,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拓展内容: 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回答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多措并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推进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十二条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