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上诉状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释义
    上诉状的主旨是介绍了上诉状的范围和特点。上诉状是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时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文书。上诉状必须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只能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或判决不服提起,必须在法定的程序和期限内提起,并针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中的事实、法律或程序问题进行上诉。
    法律分析
    一、上诉状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上诉状,是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民事、行政或刑事判决或裁定不服,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时使用的文书
    上诉状
    上诉人:
    被上诉人:(刑事上诉状无被上诉人)
    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上诉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上诉状副本份
    上诉人: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上诉请求。首先要综合叙述案情全貌,接着写明原审裁判结果。其次指明是对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最后写明具体诉讼请求,是要撤销原判、全部改变原判还是部分变更原判。
    2、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原审裁判而言,而不是针对对方当事人。针对原审判决、裁定论证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
    (1)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2)原审确定性质不当;
    (3)适用实体法不当;
    (4)违反了法定程序。
    二、上诉状的特点有哪些?
    1.必须是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
    2.必须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或判决不服提起的这里包括两层意思,只能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即高级以下人民法院所制作的裁判提起的,对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裁判,不能提起上诉;只能是对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判不服才能提起上诉,我国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不得再提起上诉。
    3.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起的即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制作一审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不能超期,也不能越级
    4.是当事人针对一审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运用法律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一审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在法定权限内,可以上诉。民事判决和行政判决的上诉期均为15日,刑事判决的上诉期为十日。上诉状分为民事上诉状、刑事上诉状和行政上诉状。上诉是当事人依法所享有诉权,一审原、被告及被判决承担责任的第三人均有权上诉。
    结语
    上诉状是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一审裁定或判决不服时提起上诉的文书。上诉状需包括上诉人、被上诉人(刑事上诉状无被上诉人)、上诉请求和上诉理由。上诉请求应具体阐明要求撤销、改变或变更原判的部分或全部。上诉理由主要针对原审裁判,包括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性质确定不当、实体法适用不当或违反法定程序等。上诉状的特点是必须由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针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或判决,按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起,且只能对一审裁定不服,对二审裁定不能提起上诉。上诉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权,包括原、被告及被判决承担责任的第三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二条 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