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
释义 |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专利法所称遗传资源,是指取自人体、动物、植物或者微生物的含有遗传功单位并具有实际或者潜在价值的材料;专利法所称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利用了遗传资源的遗传功能完成的发明创造。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是指遗传资源的获取或者利用未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事先获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或者相关权利人的许可。例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的规定,向境外输出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应当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某发明创造的完成依赖于中国向境外出口的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某畜禽遗传资源,未办理审批手续的,该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一、哪些科学技术不授予专利权 (一)依据我国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1、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二)依据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 我国专利法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有的发明创造本身的目的就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例如伪造国家货币的机器。有的发明创造本身没有危害公共利益和道德之意,但是如果不是按原来的目的使用,也有可能有害于公共利益和道德的,即不能授予专利权。例如可以用来赌博的游戏器具。虽然发明人说是游戏器具,但既然可以作为赌博用具,就不能授予专利权。此外,如为防盗而设计的电麻装置,或者在一般烟叶上喷以伪装剂,弄虚作假,欺骗公众的发明创造,可以认为是缺乏有益性,同样不能授予专利权。 此外,我国专利法还规定,对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等,也都不授予专利权。这是因为,科学发现不同于发明创造,所以不授予专利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例如经济管理方法、工程建筑设计、教育方法、会计制度、广告方法以及信息传播等,都不是技术思想,与工农业上的制造、使用不发生直接关系,所以也排除在专利之外。 二、专利法中明确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上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另外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