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肋骨骨折8根构成几级伤残
释义
    工伤事故存在内固定,可判定为九级伤残,无内固定是十级伤残。依据GB/T16180一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九级标准:23)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十级标准:14)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骨折能申请伤残鉴定吗
    骨折是能够评伤残的,主要是根据骨折的类型以及骨折的部位和损伤的程度而定残的。例如,身体各部位的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者轻度功能障碍者就可以定为十级伤残。如果损伤的比较重,比如四肢的骨折,四肢的长管骨骨折,伤后进行内固定,内固定愈合后,可以定为伤残九级;如果有两个部位,则可以相加定为八级伤残。以上健康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
    如果情况符合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第十级中的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就可以评上十级伤残。其中无功能障碍指的是能够伤愈并且相关身体部位的功能不受影响,比如手臂骨折,伤愈后手臂还能进行初步的弯曲等相关的功能。
    伤残鉴定是去司法鉴定中心做,现在有很多个体的司法鉴定所都可以做的,需要携带完整的病历和医生的诊断证明,鉴定所的工作人在参阅完整病历后才能核定伤残级别。
    工伤伤残鉴定的,需要待工伤认定后,本人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去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不是工伤伤残鉴定的,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即可。
    中国的伤残鉴定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以下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实用的五种鉴定标准,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鉴定标准。
    二、发生工伤怎么办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劳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直辖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所有费用。
    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职工工伤致腿部骨折,符合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之规定,应评定为九级伤残。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