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平台售卖,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的价格可以举报吗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果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提供导致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并可获得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消费者可以向物价局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你可以去物价局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拓展延伸 平台售卖中低价商品,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在平台售卖中低价商品时,存在价格欺诈的可能性。价格欺诈是指以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的手段,故意提供低于市场价或同行价格的商品,从而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消费者在遇到价格明显低于同行的商品时,应保持警惕,仔细核实商品的真实性和质量。如果发现有价格欺诈的迹象,消费者可以通过途径如举报平台、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等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平台也应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建立严格的价格监控机制,确保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结语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保持警惕,避免遭受价格欺诈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若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对于经营者明知商品缺陷仍销售,造成严重损害的,受害人可要求赔偿并获得惩罚性赔偿。消费者可通过投诉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平台应加强监管,确保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条 经营者应当根据其经营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准确记录与核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得弄虚作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七条 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