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扣着工资不发怎么办
释义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权:
    1、积极与单位沟通协商。与单位产生纠纷,积极协商一般是劳动者的首选解决途径,因为通过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提供各种证据材料,维权周期还长。并且,选择协商也不至于和用人单位“撕破脸”,以便“日后好相见”。
    2、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3、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申请仲裁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的,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4、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法院将单纯的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而不是劳动争议纠纷)受理,所以,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并不一定要先申请仲裁,而是可以直接去法院提起诉讼。
    5、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存在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种情形下,劳动者还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
    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
    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
    5、调解
    6、调解不成,裁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