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何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
释义 | 注意:经过改革之后,便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此科目。 (1)“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核算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贷方核算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 (2)“应计利息”核算一次还本付息时,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计入该明细科目的借方,到期收回时计入贷方。 注意:分期付息应在计息时直接计入“应收利息”科目。 (3)“利息调整”核算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以及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定的摊销额。 公式: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引申: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区分:票面利率是事先约定好的利率,是你真正拿到手的名义利率;市场利率却是不断变化的。 除此之外,企业应当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 一、一般公司债券具体内容 一般公司债券的相关内容如下: 1、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借方。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 2、期末计提利息 每期计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每期确认的“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 “财务费用”等科目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提示】“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贷方。 3、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最后一次利息) 贷:银行存款 还本付息是公司债券的主要特征,这是与其他有价证券的根本区别。关于债券的相关会计处理我们应该分情况进行。 二、投资公司债券有哪些风险? 1、利率风险 债券的价格也像股票一样,会发生波动。对于持有债券直至到期的投资者来说,到期前债券价格变化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那些想在债券到期前出售和购买债券的投资者而言,债券价格的变化意义重大。债券价格的波动有多种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利率的变化。一个最基本规律就是:当利率上升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会下跌;当利率下降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会上涨。总之,利率和债券的价格成反向波动。 2、信用风险 债券信用等级的高低,极大决定了债券的风险和收益水平。政府由于信用等级极高,因此债券不愁发不出去,票面利率肯定是比较低的。如果一个亏损企业发行债券,它必须承诺非常高的票面利率,没有高额的利率回报,谁会没事儿把钱借给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风险高收益,这是金融市场上的真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