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购物用假钞,怎样量刑? |
释义 | 4月18日下午6点左右,在四川成都的一家超市,店主是老两口。一名戴口罩的男子进入商店消费。当他得知商品单价是15元时,他拿出一张5元和一张100元的钞票来支付。当准备找男人的余款时,阿姨发现钱有些不对劲,准备拿过来检查。这时,这名男子非常冲动,想把钱拿回来。这时,这名男子发现事情已经暴露,急于逃跑。很多在购物时使用假钞的手段不断出现,试图通过使用假币进行购物,这不仅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是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处罚后果。假币的流通,就是一些不法分子假造钱币,使其流通到市场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如何用假钞量刑?使用假币的,涉嫌使用假币罪,构成犯罪的,按以下标准量刑:(一)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二)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三)数额特别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使用假币罪的犯罪构成。(1)对象要素: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伪造货币的使用危害或者已经危及国家货币流通秩序和国家货币管理制度。(2)客观要素:本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大量伪造货币的行为。所谓使用,是指伪造货币作为真实货币流通的行为。一般来说,接受货币的另一方不知道货币是伪造货币,所以这种使用具有欺骗性。至于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3)主要要素: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要素:本罪只能在主观方面故意使用,即知道是伪造货币,如在销售商品、经济交易等活动中不知道伪造货币后使用,不构成本罪。但是,如果发现伪造货币仍在继续使用,仍可以构成本罪,并根据本罪进行处罚。《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货币持有、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