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资产重组需不需要停牌? |
释义 | 沪深交易所出台新规,加强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的监管,遏制长期滥用停牌权力的行为。新规明确了相关重大事项的最长停牌时间和停复牌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执行停牌回溯机制,对滥用停牌和无故拖延复牌的公司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交易所将强化三位一体监管,通过事前函件、事中审核、事后核对等措施确保停复牌按期按规进行。此举给长期停牌公司敲响了警钟,将全面围堵滥用停牌行为。 法律分析 针对重大资产重组必须停牌这个问题:沪深交易所同时向滥用停牌行为开刀。昨天,沪深交易所分别下发《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新规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的监管,明确了相关重大事项的最长停牌时间及停复牌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等。市场分析认为,此举给长期停牌公司敲响了警钟,长期滥用停牌权力的行为将遭遇全面围堵。 交易所 强化三位一体监管 在上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中,特别强调了停复牌的监督规范,明确了不当停牌和滥用停牌的监管措施。这与去年下半年以来上交所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长期停牌的监督力度,是一脉相承的。 上交所方面表示,接下来,交易所将进一步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的监管。 首先,在事前,将继续坚持“一公司一函件”,上市公司停牌进入重组和停牌即将届满三个月期间,以监管工作函的形式列明停复牌标准,明确工作要求,便于公司与主管部门、交易对方和中介机构统筹安排重组和再融资进程,确保按期按规复牌。 在事中,对于公司提出的继续停牌申请,对照所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必要的审核把关,督促做好停牌期间的信息披露。 在事后方面,执行停牌回溯机制,在长期停牌公司复牌后,将对其前后的信息披露的一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比照核对,对于存在滥用停牌和无故拖延复牌的,将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 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主要从明确相关重大事项的最长停牌时间、加大投资者对长期停牌行为的监督、细化停复牌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强化停牌约束和加强中介机构作用等五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予以规范,并加强了对停复牌业务的监管。 结语 交易所出台的《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和《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加强了对滥用停牌行为的监管,限定了重大事项停牌的最长时间,并规定了停复牌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此举对长期滥用停牌权力的公司敲响了警钟,将全面围堵此类行为。交易所还将进一步强化三位一体的监管,包括事前明确停复牌标准、事中审核把关和事后回溯核对信息披露。此举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停复牌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章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十五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监督和考核,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