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谁来赔偿杀人犯的死亡?
释义
    犯罪嫌疑人死亡后,受害人可以追偿非法所得和赔偿金,法院应予支持。被害人家属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监护人不再承担赔偿责任。犯罪嫌疑人有独自生活能力且独自生活的,可追偿其个人财产和合法债权。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和近亲属也有权提起。人民检察院可在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根据新刑诉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对其非法所得可以追偿,对其应当赔偿的赔偿金,受害人提出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自杀身亡,被害人家属可以就赔偿事宜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已满18周岁,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不再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犯罪嫌疑人死亡前确有独自生活能力且独自生活的,可就其所有个人财产进行追偿,他享有的合法债权也应当再追偿之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杀人犯死亡后的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杀人犯死亡后的赔偿责任归属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赔偿责任的归属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杀人犯的死亡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的,例如自然死亡、狱中自杀或他人的非法行为等等。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是否存在其他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以及他们是否有权获得赔偿。此外,还需要考虑杀人犯的财产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或先例。综合以上因素,法院或相关机构将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赔偿责任的归属。然而,这个问题涉及到伦理、法律和社会正义等复杂因素,因此需要权衡各种利益和公平原则,以便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
    结语
    根据新刑诉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死亡的赔偿责任归属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死因、受害者情况和犯罪嫌疑人财产状况等。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赔偿责任的归属,并确保受害人的权益得到保护。这个问题涉及到伦理、法律和社会正义等复杂因素,需要权衡各种利益,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