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利税总额的计算公式 |
释义 | 计算公式为:利税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其他税金+利润总额。其中:产品销售税金及其他包括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利税”是利润和税收的合称,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国家税收方面的贡献。  计算利税的公式: 1、成本费用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是指成本费用与实现利税的比率,即所得与耗费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2、成本费用利税率= 利税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 3、成本费用利税率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来讲,成本费用水平低,则说明企业盈利(贡献)水平高;反之,成本费用水平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贡献)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盈利水平。 中国财政收入来源上,建立的以利税分离为基点的国营资产收入和赋税收入的双重收入体系。1983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两步利改税,企业由上缴利润改为上缴所得税,国营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后,再按规定缴纳国营企业调节税,建立起了以税代利,利税合一的体制。 但是这种体制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使国家的税种、税目、税率复杂化,甚至是“一户一率”;也不利于企业对生产资料、设备的节约使用,使企业的中间投入猛增,加工工业急剧膨胀; 国家应得的财政收入经各种暗流渠道泄漏转为社会分散资金和私人收入;造成企业之间利润分配留成的差距悬殊。目前,国家财政仍承担着积累资金,集中计划投资的重点建设任务,单纯通过税收渠道筹集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