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交叉赔偿应适用城镇居民赔偿标准 |
释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颁布,规定了城乡不同的赔偿标准。其不同的赔偿标准对调整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起到了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运行中赔偿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就本案的交通事故而言,被告雇用的司机死亡按城镇标准赔偿(已另案处理),而本案的原告因系农村户籍,按农村标准赔偿,同一起事故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赔偿标准。同样的公民却形成了不同的待遇。虽然人生的价值受社会分工不同的制约,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但人的生命价值是相同的。 社会进步发展到今天,不应存在城镇居民优于农村民居民的等级观念。但在实践中则不然。特别在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交叉赔偿的案件尤为突出。例如农村居民致城镇居民损害赔偿时,要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赔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近3倍,农村居民就要负债赔偿,加剧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贫困。而城镇居民致农村居民损害赔偿时按农村人均纯收入来赔偿,城镇居民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履行赔偿义务。 人身权利的保护差距之大,存在着法律上的不公平。从而可以看出赔偿制度的缺陷,难以调整社会矛盾,不利于农村居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建议立法机关修改赔偿制度,城乡居民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应适用城镇居民标准,使赔偿制趋向合理。 一、怎么计算车祸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是指在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失去生命的情形下,由赔偿义务人给予其家属的一定赔偿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年限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年赔偿年限就减少一年,最少5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