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协议约定仲裁是否有效 |
释义 | 目前行政协议可以约定仲裁机构,但是否有效需要具体情况分析。在特定情况下,法院仍可能裁定不予支持。建议在签订前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并合理约定仲裁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行政争议发生后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可见行政诉讼存在协商、调解两种方式。而在协商方式中,行政协议约定仲裁机构是一种常见情况。关于行政协议约定仲裁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若行政协议的内容与行政法律法规相悖,法院仍可能裁定不予支持。其次,如果在协商达成行政协议之前,某一方已经向法院起诉,另一方提出仲裁请求,则法院可能判定该方违反了诉讼协议及其诚信原则,不予支持。同时,行政协议约定仲裁还需要特别关注相关法律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涉及行政机关职权行使的争议不得仲裁。但是,最高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也曾认可过某些行政协议仲裁的效力。因此,在签订行政协议之前,建议当事人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咨询专业律师,合理约定仲裁条款。 行政协议约定仲裁是否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进行?行政协议约定仲裁需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仲裁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约定以下事项:仲裁请求、仲裁机构的名称、仲裁庭组成方式、仲裁程序、受理仲裁案件的地点、仲裁裁决作出后的效力等。因此,在行政协议中约定仲裁机构时,需要遵守仲裁法的规定,并且理解并合理约定仲裁条款。 行政协议约定仲裁是否有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建议在签订前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并合理约定仲裁条款。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在合同中采用书面形式约定仲裁请求、仲裁机构等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二条 本法所称仲裁受理机构是指依照本法规定和仲裁协议为当事人提供仲裁服务的机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涉及行政行为的争议不得仲裁,但人民法院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行政机关依法许可或者批准的具有合同性质的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二、行政赔偿的争议;三、其他法律规定可以仲裁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